鸡娃进入下一个level:爹妈负责教育,学校负责收割。
转眼双减落地三年多,全国各地的减负措施仍在执行,但父母们鸡娃的力度却丝毫没有减轻半分,有妈妈感慨道,教材是越编得越简单,老师讲的越来越少,但对爹妈的教学能力要求越来越高,就连体测都得给娃报班学习,难怪大家都说鸡娃进入下一个level:爹妈负责教育,学校负责收割...... 文|mikizhou From Miki粥 微信号:mikizhou520 这两天一直忙着给娃备考体测,六年级体测计入中考分数,才发现了体育刷分,也可以有很多技巧—— 比如说,跳绳是小学加分项,女生满分166个,多跳1个加2分,最多能加20分,这可都是实打实的分数啊! 因此,跳绳就成了鸡血老母亲们的必争之地。 先钻研装备,从竹节绳到沙绳,再到极速钢丝绳,甚至还有带轴的,几乎每家都配齐了装备挨个让娃体验做评测。 不买全了不放心。卖货的也抓住这波刚需,贴出广告都说自己家的绳子最快,连国家队都用过… 一根绳子被体测一卷,从原本几块钱的草根,卖到了几十块的价格。精装礼盒配激烈贴,还有挂绳不打结的配件,各种讲究。 结果卷猛了,某区教育部门出台政策,带轴的一律不能入场;极速钢丝绳太极速,小学生驾驭不了,也被丢到墙角落灰… 跳绳辅导班也蓬蓬勃勃发育起来了。费用从几百块到到几千块不等,班型分10人大课班、一对一私教课,幼升小跳绳班、少儿跳绳提高、花样技术等等等。 10个课时起报,有的包教包会,学不会免费继续学,有的学不会还得单买额外课程包… 帝都妈妈们搞教育的操作,永远不是凡人能想象。所以有人断言,如果足球计入高考成绩,中国足球早就碾压世界。 小学体测难度最大的,是50X8折返跑,为追求优秀也要报班。 有个妈妈吐槽,不花钱报班你就不知道,这个项目有个高级技巧,就是转身的时候用侧滑步。我理解有点儿像塞车弯道漂移,四圈至少可以提速2秒,距优秀又近了一步… 自从有了体测计入中考成绩,体育老师的话语权节节攀升。妈妈们对体能冲刺班的讨论度,现在比语数外还高。 大家发现了没有,教育好像轮回:学校负责提出问题,爹妈负责解决问题。 九月教材改革,家长们的感受更强烈。 从内容改革的出发点来说,教材编得更简单也更灵活,美名其曰是告别死记硬背、不抠细节,把小孩从内卷的教育中释放出来,让他们掌握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。 这是这几年从上而下,教育专家到爹妈都殷切盼望的结果,教育告别书呆子式的养成,然而… 结果是老师讲的越来越少,对爹妈的教学能力要求越来越高。 比如说,现在数学不讲定理,讲推理。本来数学学习的方式是背公式、套公式,现在学数学得研究公式。 老师不讲,让小孩自己琢磨。知识点后面跟着一个反问句:通过上述讲解你能得出什么结论? 目的是好的。过去教育被骂了几十年填鸭,现在给你个食槽让娃自己扒拉着吃。甚至老师连条路线都不会给你指,是饱是饥全靠自己—— 西城家长吐槽说,小孩二年级,语文简单的生字老师都默认你会,不教了。念一遍课本然后丢给娃自学,反正学不会也无所谓, 因为…总有「别人家的孩子」游刃有余,能英文能奥数能背唐诗三百首,谈论语背化学元素周期表… 你说气人不气人?! 课本越改越灵活,老师越来越无处下手,家长越来越热爱学习。 因为不学习不行啊!有人吐槽现在的课本,讲的什么是小麦,什么是水稻,考试考的全是如何做一个无水纯蛋奶起司面包… 还有人说,回家复习也是假的,课本上基本没有定理和公式,一圈重点全是问你「发现了什么?」,全拿小孩当哥伦布… 要是下一代真有哥伦布的能耐,那清北的教授爹妈也不用接力表态:认命。 不过就算是认命,卷王爹妈也和普通家长也不是一样的命,就算小孩的基因回归,做自由落体,那也能凭一己之力搞出一些成果—— 比如综评升学路径一开,学二代小学集体搞科创,赛道百花齐放,探讨的全是研究生都拿不下的课题… 说点正经的,为什么要减负之后搞课改? 原因其实非常贴心,就是希望通过提高学霸家长的准入门槛,让大家主动放弃卷。 因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人才需求。 家长以为是培养,实际都是筛选和挖掘。社会需求的是最强大脑,越原生态越好,深加工出来的产品经常瑕疵 ,不然也不至于985大学毕业在家待业… 所以,中学一边阳光一边换个话术搞DZ,拔尖人才培养继续抢人头。老牌名校为了保住江湖地位,小升初在奥数之外现在也开始考物理电路… 大学也把手伸进了中学里捞人。比如清华邱班,初一从全国范围内开始搜刮数学天才。 不过,人家要的是天赋异禀,是玩着玩着能进清北的那种,未来搞创新不套公式一样能成功的一群… 但很多家长没觉悟啊!作为对教育最不认命的人类,会选择抢跑—— 课改挑战也不退缩,宁可为难孩子、痛苦了自己,也要给教育辅导行业送上一波小阳春… 何必呢? 这次在新西兰观察了很久国外家长的状态、采访了很多学生。 发现一个小孩的成才是个自然现象,爹妈无论怎么努力蹦跶干预,太阳还是东升西落,人为改变不了太多。 就算学霸体质、读名牌中学、升顶尖大学,最后还是性格决定命运,当上导游开个车… 有人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,对,自律很有用意义。但如果不够自律也没必要绝望,我有个朋友是插画家,自由散漫无拘无束一样很成功。 他让我一直相信,上帝关上一扇门,会打开另一扇窗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 搜索
-